1)第910章 借势_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演部会议室。

  大屏幕正中播放的,赫然是蓝方临时司令部的实时画面。

  就在刚刚,苏七月对T师的一番分析,吸引了导演部这边所有人的注意。

  第一排的极为首长,杜仲平、谭笑天、钟元年、高爱国,都对苏七月的比喻十分认可。

  “七月这小子说的很对啊!”

  看着大屏幕上侃侃而谈的苏七月,杜总长感慨地说道,“二战后,美苏争霸的核心地带仍然是在欧洲。”

  “而欧洲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非常适合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平推,这使得前苏战后的的机械化建设,更趋向于大纵深作战理论。”

  停顿了一下,杜总长接着说道:“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前苏追求全军机械化,追求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高产量,对设计细节方面,就没那么苛求了。”

  听着杜总长的点评,谭笑天也连连点头道:“是啊,这就造成前苏的坦克装甲车在火炮俯仰角、装甲防护、抑爆性能和人体工程学上普遍弱于北约生产的同类产品。”

  “但是凭借庞大的数量,前苏在欧洲地区的优势地位,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另一边的田松仁闻言,就认同地说道:“老谭说的没错,当时欧洲大陆的战力对比,确实是前苏占据了绝对优势。”

  “到80年代,前苏拥有51个坦克师和142个摩步师,装备了万辆主战坦克和万辆装甲车、步兵战车。”

  “而以老美为首的北约,加在一起,地面装甲部队也仅有不到2万辆坦克,而且兵力还十分分散。在欧洲大陆,老美处于绝对的守势。”

  听到这里,高爱国也忍不住插了一句。

  “所以,前苏陆军集团化建设思路,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吧?”

  高爱国这话说出来,大家都是会心一笑。

  T师是他麾下的老部队,刚刚被苏七月点评一通,又是分析又是找弱点什么的,他当然要辩驳一二。

  杜仲平转头看向高爱国,笑着摆了摆手道:“老高,我们可没有看扁你们T师的意思。”

  “事实上,不光是你的T师,咱们陆军的建设思路,一直就是仿照前苏来的。集团化作战,是我军的一个利器。”

  听杜总长这么说了之后,高爱国总算是松了口气。

  其实刚刚苏七月分析了一通T师的优势、弱点之后,他心里暗暗有些不服气。

  陆军机械化、集团化的劣势,他作为曾经的集团军军长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你知道弱点,不代表就能攻下来。

  否则的话,前苏在欧洲大陆的优势,也不可能延续那么久。

  但是苏七月这小子又说得头头是道,好像很有把握似的。

  这让高爱国心里又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苏七月布下的战术会不会成功。

  大家分别发表意见的时候,钟元年倒是没怎么开声。

  杜仲平注意到这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