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董太师和陈老总【第二更!求全订!求月票!】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高。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们最实在了,有吃有喝自然便不会闹腾。

  至于说外地的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对不起。

  连电视画面都没有,看不到我就没办法感同身受。

  所以老百姓们并不会认为粮食商人们不大规模卖粮食是可恶的事情。

  倘若朝廷硬逼着他们,反而会让老百姓觉得朝廷做得不对。

  这就需要有谋略了。

  恰好的是,柳铭淇有着五千年的古今中外的经验,所以他能从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来。

  这便是他超越别人的地方。

  很快的,少年便找到了两个法子。

  第一个来自于董太师。

  当年董太师抛开一切辎重和步兵,急行军抵达洛阳,控制了小皇帝,但是因为人手太少,没办法控制整个洛阳城。

  洛阳城里面的势力蠢蠢欲动,眼看着自己就要凉凉,董太师便命令手下们,晚上悄悄出城,第二天早上在大张旗鼓的骑马进来。

  这么连续持续了五六天,大家都以为董太师的兵马超过了好几万,顿时都老实了。

  然后董太师便顺利的等来了自己的大部队,给了大汉王朝最耻辱的一击。

  第二个法子来自于陈老总。

  当年解放大上海的时候,十里洋场的资本家可谓是群魔乱舞,到处兴风作浪。

  陈老总临危受命,要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上海的金融和商贸秩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同样遇到了粮食商人的惜售不卖,任凭粮食价格涨到多高都不卖。

  另一位创建了华润的、专注于经济的陈老,来到上海后调研,查到四百万上海人需要每天三百万斤粮食供应,而因为上海人已经储存了不少粮食,所以实际上每天投入一百万斤便足够。

  陈老回去之后,太祖当即命令全国“三顿变两顿”、“三人吃两人的饭”,“勒紧裤腰带节省两顿饭,支援上海”。

  一开始就是投的一百万斤,结果上海的那群商人直接扫货,一连几天全部扫光了。

  后来陈老总发现这样不对,就慢慢的蓄积力量,等到各地的粮食到齐之后,一口气每天抛出天量的粮食,不间断的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一群商人怎么可能和一个国家作对?

  你真以为自己是罗斯柴尔德?

  商人们只是吃了七八天的粮食,就钱财全部耗光,连借的钱都全部砸进去了,最后再也撑不住,直接崩盘。

  陈老总趁势追击,不但把粮食阵地给夺了回来,而且还吃下了他们存下的粮食,大赚一笔。

  最重要的是,从此上海民心稳定,再也没有出现过粮食上的问题。

  吃饭不愁了,自然人心就稳了。

  从此以后,哪怕是“两白一黑”之中的其余一白一黑情况再艰难,上海都挺住了,其先决条件,就在于此。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觉得两种办法综合起来更好一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