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章 宿命的旋律_歌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阔的音节,其内在的质感线,却是沧桑内敛,大彻大悟。

  以林在山现在的人生境界,去感悟和理解这首歌的旋律,还达不到李宗盛那个级别,即便他已经经历了两世的人生。但大师就是大师,不是谁都能当的。

  大师的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感悟并提炼出他们自己的体会。

  仿佛,歌的某一段,在写着他们的人生,一针见血,还带有启蒙和指导性,丝毫不矫情,让人不得不折服。

  想把一件艺术级的作品完全到位的消化掉,除了创作者本人之外,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翻唱,如果能尽量深刻的演绎出自己的感悟,那也算是非常非常的成功了。

  此刻,林在山就在努力的消化着这首歌的旋律,将自己的感悟代入音乐中,再从音乐中反提炼自己的情感,争取把最投入最好的状态都调动出来,完美的翻唱这首经典中的经典。

  以林在山上一世的年纪,想深刻的理解这首《山丘》,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记得曾有一个70后的圈中前辈,比他大十来岁,曾和他讲过一段让他印象很深刻的有关《山丘》的感悟,令他感同身受。

  在那前辈心中,李宗盛的这首《山丘》,就恰似一曲写给他们70后那一代人的挽歌。

  那位大叔,遥想当年,随千万学子奔赴高考,在填报志愿选专业的那一刻,却是无处下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想要什么。

  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梦想没有实现,而是在该有梦想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梦想。

  历经十多年应试教育的洗脑和填鸭,学了一肚子自己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却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他们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

  那个时候的他们,就是学习的机器,苍白如洗。

  理想和追求,早在它们的萌芽状态就被扼杀。

  后来,时代变革了,思想解放了,社会多元了,而他们却渐渐苍老了。只是历史剜去的那一块,却永远空白着,宛如一道伤疤,隐隐作祟。

  按那大叔的话讲,70年代出生的人,都是貌似稳重其实内心因不安而频频回首着的。

  他们因不甘心的怨念,有意无意的想要去追寻那些早已变得斑驳的旧梦。

  正如《山丘》中所唱,不断的翻越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只是时光境迁,他们被抛在了时光的后面,所以才喋喋不休,所以才有时不我予的哀愁。

  但是那些魂牵梦绕的心结,却早已凝固成为生命的支撑。

  他们明知大势已去,还是要和命运纠缠,作不自量力的还手。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遗憾,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悲伤。

  那位70年代生人的大叔,从《山丘》中深切的读出了他们那一辈人的感伤,无奈,悲叹,还有习惯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