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六一 我们有了新的拳头产品!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事故,那损失可不得了。

  这几天城里在忙着发行新货币的时候。码头那边也一刻没停。凌宁带着一批劳动力,在船上水手的配合下,日夜不停往码头上搬东西。足足四五百吨的货物呢,红牌港码头那边已经安装了滑轮组起重机械和简易传送带,可这里却没有,完全要靠人力搬运。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在到了后来,严文昌组织一批本地劳动力过来帮忙,大大加快了卸货进度。凌宁对此很是满意,只不过那些土包子们在卸货过程中总是显出一副大惊小怪样子,倒也挺让人无奈的。

  其实不单单是劳工,就连严文昌这个自诩琼州府所有官员中最熟悉短毛的积年老吏,在协助登记入库货物时,也几次三番都被惊呆了。

  我们的生产能力很强,我们的货物最优秀!——这是解席庞雨等人先前在和本地官员以及商户们做交流时最常说地一句话。很多人只是把这看作自卖自夸,但亲自去过临高。参观过那边农场的严文昌却知道这是真实的。

  只是这次。在亲眼看到了短毛们运来的货物之后,老严才真正深刻体会到。短毛们的生产能力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

  ——运来的货物里,除去那著名老三样:食盐,白糖以及粮食之外,这次又增加了几样新地商品种类,正好也是三大类。不过,和先前还有点因地制宜,属于土特产系列的食盐白糖之类相比,这次的货物可都是正宗工业化制品了,在这个大明王朝,它们的技术含量甚至足以被称得上是高精尖。

  首先是铁器——大量的,非常优质的,从短毛铸造厂里生产的铁器制品。

  ——来到这里之后不久,穿越众就发现,本地铁器的价值非常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一把镰刀可以换到两头小猪崽,而一把上好的铁犁头甚至可以换到一头大黄牛!

  穿越众的铸造厂里面经常要尝试各种新工艺,因为负责这个领域地黄建成工程师是一个非常渊博地人——在长年技改实践中,这位从普通工人自学成材,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的工艺大师对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各种金属铸造技术几乎了如指掌。为了找出一套最适合当前环境地生产工艺,他做了大量测试工作,而这样一来就必然产生很多试验性金属型材。

  其中比较好的当然是留下做为枪炮,齿轮,轴承等工业用途,但有些质量不太过关的,却也不必丢在废料仓库里面白白生锈——黄建成太清楚那些材料的特性了,知道做成什么东西就能发挥出那些材料的最佳性能,一点不会浪费。

  于是在铸造厂的仓库里就多了很多诸如犁头,斧头,镰刀,剪刀片……等等民用铁制品,虽然在黄建成嘴里是属于“较低品质”的材料,但比起本地铁匠用生铁打造出来的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