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3章 限制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性能样机并通过技术鉴定,去年年底,在电子工业部的促使下,广州通信研究所(电子七所)与联讯、东兴两家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将相关技术同时转让给联讯与东兴。也就是说联讯与东兴两家公司同时具备了数字手机的基础技术,这也是联讯、东兴能与联信、爱达同时从邮电部获得手机执照的关键因素。

  虽说爱达从德仪获得的是二三流手机制造技术,但是以此技术与工艺为基础生产出来的i08仍不失为国内市场上的主流商用机型,联讯与东兴手里掌握的数字手机技术离商用化还是十万八千里的遥远距离。

  爱达的决定,联讯与东兴是最为兴奋的。虽说他们手里的数字手机技术离商用化还有很远的距离,即使想自称为四流五流的技术都很勉强,但是毕竟有个技术底子在那里,而是电子工业部所属的广州通信研究所是国内迄今惟一的专业移动通讯研究机构。且不管水平如何,但是至少在九七年之前,国内移动通讯研究领域的专家几乎都集中在广州通信研究所里。

  爱达集团在获得德仪的技术之后,半年之后就推出成熟的商业化手机,联讯、东兴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在获得爱达集团公开的全部技术之后,速度不会慢过爱达集团太多。

  可惜国内外媒体对爱达与德仪的那次技术资产交易进行报道时,似乎忘了提及德仪相关的技术团队也随着那次交易都转入爱达在美国硅谷的实验基地ess的旗下。

  在爱达并购之前,ess就只是硅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科技公司,因为与新科电子合作研究碟机解码芯遇挫才被迫售给爱达集团,给爱达并购之后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惊艳之作吸引媒体与公众的目光。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么一家科技公司能半路接手将德仪的手机技术消化,只怕也是化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晓得除了年初就注入的两千万美金之外,锦湖从解码芯片上每个月获得近千万美元的收益,除了一部分逐月支付从德仪收购技术的费用之外,至少有一半都会投给ess。这些资金除了投入既定的研发任务之外,还有就是不断的招揽人手。

  由于橡树园的基建工作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妥当,除了必要的筹备人员留在国内之外,这次“百人计划”招聘到的中高级研发人员都会尽可能先安排到ess进行短期的技术交流,当然,人数规模更加庞大的是从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抽调的与近期从国内招聘的一部分技术人员,他们都在橡树园计划启动之后陆续送到ess进行专业技术上的培训,也可以说将前期的研发衔接与整合工作先开展起来。

  可以说,ess此时技术团队的阵容,绝非一年前能够媲美。当然,待建邺的橡树园完全建成之后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