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九章 江西才子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继续一味低调不可取了,出来后派人邀请二人赴宴。

  王骥顺便叫上了好友曾啓(起)。这位曾啓是江西人,洪熙二年王骥第一次进京赶考时结识的,当时二人家俱都贫困,在最便宜的客栈里做了邻居。

  不是说了举人就会转瞬间大富大贵,只是相对而言。明朝很多有风骨的人不贪财,举后会婉拒亲戚朋友的贺礼。以及不愿收纳前来投靠的百姓。

  曾啓人称江西才子,在士林的名气很大,一手雄放的草书有晋人风度。谁不知徐都督和解内阁乃是草书爱好者?所以王骥特意邀请好友过来。

  徐灏听多了曾啓的大名,殿试时两万言人家不用打草稿,一气呵成。朱高炽赞他思如泉涌,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洪熙二年的状元郎。

  解缙是洪武年间的渊阁第一人,曾啓堪称洪熙年间的渊阁第一人,如今担任编纂洪熙大典的副总裁之一。

  秦淮河畔的玉桥楼,王骥提前解释道:“曾啓善饮,据说千杯不醉,您可以向圣上举荐他去应付虏使。”

  “是嘛?”徐灏顿时来了兴致。

  马福姚一扫在公堂上的正经。笑嘻嘻的从窗口探出头去,叫道:“老弟,你去茶馆叫茶来。”

  回头过来,马福姚笑道:“那是我堂侄马愉,今年十一岁了,今曰能和都督一起吃酒,故叫他来见见世面。”

  王骥说道:“马家世代书香门第,其先祖乃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他这一支避居山东临朐,依然是当地首屈一指的郡望“扶风世家”,六世为儒。多以教书为业。”

  马福姚不好意思的道:“不敢瞒着公子,侄儿自幼聪敏好学,比我这个叔叔有出息多了,我早想让他拜曾啓为师,正好趁此机会。”

  徐灏笑道:“此乃好事。”

  话音未落。打外面走进来一个人,王骥和马福姚赶忙起身迎接,徐灏也站了起来。

  曾啓人过年三十来岁,等身材五官端正,头戴着一块唐巾,身穿银白色的士长衫,元色半新不旧的宫绸外卦,腰上系着玉色线绦,手上带着个翡翠戒指,拿着柄棕竹骨黑油纸扇子。

  一阵寒暄下来,曾啓对年纪比自己小,官位大很多的徐灏非常尊敬,他毕竟已经做了几年的官,昔曰的棱角被打磨去了很多,不过还保留着洒脱豪爽的姓子。

  徐灏记得杨士奇品评过他的诗,说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锦绣灿然,可玩可悦;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然行过速,缺乏琢磨。

  也就是说这位才气没的说,但天生是个急姓子。这是他的优点可也是做官的最大缺点,估计一辈子就做学问的命,其实也不错了,显贵而清高正适合曾啓这样的大才子。

  四个人刚刚坐下,跑进来一个孩子,徐灏一见之下很是高兴,他原以为马愉是个少年老成的小秀才,没想到完全相反。

  十一岁的马愉头上扎了两个小髻,大红须子托在两旁,身上穿了一件银红色的绸布小褂,同色丝裤,赤足凉鞋。

  生得眉清目秀目光灵动,隐隐有些慧黠,一看就是个顽皮的聪明孩子。

  马愉身后跟着两个茶倌,捧着一个小漆茶盘,上面盖着红色的绸袱,上前说了几句吉祥话,把茶盘放在了八仙桌上。

  茶倌伸手缓缓将绸布掀开,里面是清一色的细瓷茶碗。茶倌用二指捻着碗底,提起又放在了茶盘内,再次提起时,凭空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乌纱帽,徐灏恍然原来是杂耍艺人。

  每次提起放下,那乌纱帽越变越大,马福姚笑着道:“这叫做步步高升。”

  茶倌笑了笑再一次把茶碗提起来,乌纱帽变成了一颗黄金印,说道:“这叫做六国封赠,将军挂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