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剧本修改_华娱似水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剧本修改

  星辰影视办公室里。

  浏览完最新的新闻后,顾炜开始在电脑里修改关于《2012》的剧本。

  既然决定中美合资拍摄,影片里的戏份和人物对话,包括部分故事背景都要做些微调。

  另外考虑到全球票房,国内的演员以及情节部分不宜太多,好莱坞那边还要给黑人演员留角色,而且还不能太少。

  道理很简单,因为米国的“政治”问题。

  就如同华夏的某些规定一样,这一点属于最起码的底线,不允许有人触碰。

  那么欧美国家,最大的一个“政治”,自然便是黑人平等,还有所谓的种族平权的问题。

  他们这么做其实是要表达一下人种平等,人权平等,(其实到底有没有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否则是容易被喷的,尤其是在米国这种标榜平等、自由,人权大于天的圣母国。

  后世2016年的时候,就有一部电影里因为几乎没有黑人主演而被狠狠地喷了一回。

  在好莱坞电影里,黑人在不仅要在影片中占有一席,甚至还几乎是正面角色,否则舆论上种族歧视的帽子就要被扣上。

  同时,在影片评奖过程中,米国电影行业协会道德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也颇注重这方面的细节,多启用少数族裔演员,比如黑人、亚裔、印第安、拉美裔,能够满足这些审查的口味。

  在顾炜看来,这就挺操蛋的,现实里严重的种族歧视,电影里是你好我也好,大家开开心心的,为了世界和平做贡献。

  这让顾炜想起了好莱坞大片经典的“2+3模式”,即白人带头大哥、白人大嫂这两人必不可少,负责最后的任务和爱情戏。

  另外3人:黑人肌肉男,负责解决众宵小,亚裔技术男,负责解决各种机关;滑稽男(也是少数族裔演员),负责插科打诨。

  其实除了种族歧视外,好莱坞启用黑人演员,还有另一个本质纯粹的原因——为了黑人的票房市场。

  举个例子,上个世纪开始米国科幻片都会把男主角背景设定为德州的农民或钻井工人,原因就是当时德州农民并不爱看科幻片,觉得太高大上不切实际,后来制片商把主角弄成德州人,结果喜人,票房就上去了。

  在这一点上,黑豹是登峰造极之作,逼得北美人昧着良心贡献票房喊话漫威最佳表明立场。

  真要是能有助于大大提高票房,主演都给黑人,顾炜也不介意,毕竟赚钱嘛,不寒颤。

  当然,顾炜的想法是站着把钱给挣了,这一点就要好好考虑下了。

  …

  《盗梦空间》的首日票房虽然还没出来。

  但是网上的评论已经不少。

  修改完剧本后,顾炜点开网页翻了翻短评,评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特效炸裂,剧情符合逻辑,简单总结就是牛逼克拉斯。

  而长评方面,则说好说坏的都有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